求职简历绝对不能犯的十大错误
1.缺乏针对性
一份标准模板下做出来的简历适用于多种行业、多个职位的求职。精明的HR稍稍瞄上一眼就能明白,此人拥有“一份简历求遍天下职”的“雄心壮志”。没针对性,你自然入不得HR的法眼了。
2、弄虚作假
求职简历的基础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有些应届生急切地想要获得面试机会,得到心仪的工作,就在简历中编造经历和项目,比如获得过哪些荣誉或得到过哪些证书,或者曾经在哪些比较知名的组织担任过重要的角色,希望借助这些“经历”来获得面试机会。
但其实,大学生求职没有工作经历也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为了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弄虚作假。因为HR看过的简历太多,很快就能分辨简历是真实还是虚假,遇到有编造情况的简历,会第一时间淘汰,甚至还会加入到企业的黑名单,以后的投递都直接拒绝。
3、内容冗长
有些同学虽然真的得到过一些相应的奖项,比如在哪一年荣获过几等奖学金等,所以为了突出自己的项目和荣誉,使用了较多的篇幅来进行刻画,或者把证书、奖项完全罗列在简历中,让简历变得特别长,以为这样能突出自身的能力。
其实这样完全没有必要,只需要把同类项进行合并,把冗长的内容浓缩和精简化。详略有当,突出重点,冗余内容要删掉,更不能为了凑字数而写,把简历控制在一页纸的内容才是最合适的。
4、信息表达不到位
描述工作经历时,只罗列工作内容,注重表达我曾做过什么,很少有人能从过往工作经历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有的在工作内容一栏里,甚至只有六七个字。这是一个工作了2年的销售员,说自己先是“仪器仪表销售”,后来是“卖一、二手房”,最近一份是“置业顾问”。真是惜字如金啊!干过是一回事,干得怎么样又是另 一回事。做销售的人不用数字说话,如何了解你的能力,企业凭什么选你?
5、投递职位与经历不匹配
人家招网络工程师,偏偏你个主要经历为平面设计师的也去凑热闹,结果自然是直接枪毙。或许当中不乏想通过跳槽来实现转型的,但在简历中无力明确表达。顶级就业人力专家闫岭指出,如果职业目标不确定,将会导致求职的低效,同时也会使生活状态变得质量低下。企业想找能创造价值的人才,而不是找供其慢慢学习适应的实习生。没有相关从业资质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你,企业如何大度“收容”?
6、未表达真实价值
花了数百字之多来描述自己曾经的学习背景和工作经历,甚至是参加过怎样的特殊培训,文笔流畅,颇富感情,感受真实,但就是让人看不懂这些经历的背后自己积累了多少宝贵经验和技能。当下的求职者,会表达更要能总结,一个好的产品要想被市场接受,首先得亮出它的价值与特色。想把自己推销出去,表达自己真实价值才是关键啊!
7、相片不合适
这简历配上一张相片可以加深HR对你的印象,据统计,有36%的人配了相片。而在配过相片的人群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相片很不合适。
8、信息错乱明显
简历中有明显的信息错乱,工作经历重复填写,重要信息漏填,语句不通,错字连连,出现断句,表达混乱,甚至滥用省略号、破折号。有人这样写自我评价“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挺适合贵公司的职业规划师一职,不知你对我的感觉如何……”,如此“含蓄”的表达,真让HR哭笑不得。
9、简历模板太随意
据几大招聘平台HR数据反馈:
一份简历平均只能得到HR30秒的注意力,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你没有让HR有印象深刻,那么很抱歉,你就会与该岗位擦肩而过。
简历的内容固然重要,这是关系到你是否能被录取的核心因素,但当HR面对一堆无排版设计、密密麻麻堆积文字的简历的时候,HR第一眼看到的会是什么呢?不是内容,也不是照片,而是你的整个简历风格和排版。
10、隐瞒基本信息
简历不写真实姓名,用“李先生”、“张小姐”等字样代替,工作背景描述中,常常以“A公司”“某公司”“B经理”“某主管”来替换,故意隐瞒其真实信息。这样一方面给HR的背景调查带来了阻碍,另一方面也表现其严重缺乏诚意。把自己重重包裹起来求职,企业怎敢大度接纳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