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仍在职?背景调查可以这样做!
现如今有很多的求职者在找工作的时候都是在职状态,为了不给求职者在职的这份工作带来麻烦,一般求职者也会要求不做最近一段工作的背景调查。
对于公司而言,不做背调又不能过于草率地发offer,怕出现一些虚假信息给企业带来安全隐患;自此,形成了无限死循环……那么,如何给在职的候选人做背景调查?
进行阶段性的背调,跳过目前的雇主,先做候选人身份信息,学历信息,不良记录,其他工作履历的背调,如果结果符合要求的话,可暂定为无风险,并可发送offer,但是重要的是要在其中添加附加条款,注明后期会对最近一家公司进行信息的补充调查核实,如果发现存在虚假情况,则视为不符合雇佣条件,导致offer失效。后期正式离职后,马上开展补充调查,最终形成完整的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审视是否可以继续后续的入职流程的办理。
如若出于特殊原因,必须对现任雇主进行调查核实的话,也要注意必须要先获得候选人的授权同意,此处的法律环境风险不能忽略。过程中可要求候选人提供一些不会给现任工作造成麻烦和影响的证明人的名单。
为了能够避免关系要好或串通作假,访谈过程中要注意细化深挖,做好拆分问题和刨根问底。同时还要注意进行多个证明人对比,看反馈的信息是否都一致,如果没发生过的事情,反馈的细节一定程度会有出入。
另外,要对多人同时启动访谈,避免出现第一个访谈完的证明人马上进行私下串供和统一口径。最后,还可要求候选人提供必要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等,作为辅助参考,并注意到了后期补充核实真伪。
如果在候选人入职前没有进行背景调查的话,也可以在入职后对其进行背调核实,这时进行背景调查可以更为详细,时间也会更宽泛,当然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候选人如果背调调查出现他所陈述的学历、工作经历等情况有虚假的话,则有权利取消offer。
此时要根据情况来分,比如“工作时间差异在1-3个月的”、“工作成绩修饰得稍微夸大一点的”,出现以上情况的,如果不是很严重的,并且不影响现在的工作,双方可以协商就有关该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在试用期的时候看表现如何。
如果是“捏造夸大职位”、“捏造虚假的工作单位”、“捏造项目经验”、“学历造假”等情况,此时公司可以以欺诈为由,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辞退造假者。
背景调查是降低企业招聘风险以及减少面试官主观评价风险的有效手段。所以,如果候选人在背景调查环节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明了候选人提供的个人信息并不属实,里面掺加了虚假的信息。
因此企业可以在offer中设置一些条件,比如协商类似“本人理解并同意本人所提供的任何信息如被发现是虚假的、不完全的或有任何不实陈述,即可构成取消本offer的进一步考虑,或者日后一经发现立即与本人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话术,以防止出现候选人提供的信息作假、存在诚信瑕疵时,企业需要承担额外的招聘成本。
因此,解决方案应注意不要影响候选人现在的工作状态或者离职过程的情况下,围绕“不带来麻烦,不节外生枝”和“必须明确知情,征得授权同意”来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