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调查的各种奇葩事
一、串供造假
造假:小白在过往的工作经历中,或者犯过事,或者跟领导同事处得非常糟糕,背调大概率过不了。心生一计,找来几位死党,分别冒充自己的上级(张三)、下级(李四)、同事(王二),提前对好台词,企图用这种方式串供。
破绽:1、背调公司会在上述几人中交叉验证,比如问张三,李四是不是小白的下级,他的岗位和手机号码是?这一问就露馅了嘛。
2、加入第一关过了,后面还有独立寻找的hr和其他验证人呢,这些人存在价值之一就是验证张三、李四、王二是不是他们公司真实的员工。
结论:上述造假,录用单位直接否决。
二、就职时间造假
造假:小白有4段工作经历,其中2段时间在2年以上,另外2段都不到半年,可能有段工作经历还背调通不过,于是小白把其中一段的工作时间并入到另外三段。
破绽:上述的张三、李四、王二、hr、独立验证人,背调公司每个人都会询问小白的就职时间,太容易露馅了。
结论:工作时间差异如果在2个月内,人选如无其他明显差错,一般算小瑕疵,背调能通过;如果时间超过2个月,录用单位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三、岗位造假
造假:小白想通过跳槽实现阶级跨越,简历伪造职位title,说自己是部门总经理,向VP汇报工作,其真实职位是向部门总经理汇报的专业经理。
破绽:又是上述的张三、李四、王二、hr、独立验证人,他们有意无意中,就是透露出小白真实的职位。
结论:死罪,不赦。
四、工作表现评价
造假:当然不一定是造假啦,每个人的过往工作表现,要得到所有人的高度认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人选接到背调电话,都会跟之前的同事打个招呼,别说哥们坏话。如果没得罪人,一般不会给极端的评价。
结论:如果出现绩效评价负面评价、能力不行、合作度差、不愿意再次录用,录用单位大概率就会慎重慎重再慎重,如果出现的负面评价无关痛痒,一般问题不大。
五、客观因素造假
造假:教育背景、诉讼、失信行为、工商登记等信息,属于客观信息,有专门的查询渠道,如果小白非得提供一个淘宝买的学历证书,那就是往枪口上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