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提心吊胆只因当初撒谎
“结束了就代表过去了,不应该让过去影响现在。”网友RAY认为,原单位人多嘴杂,利益角度不同,因此不能担保在背景调查的资料上,会出现某些具有“杀伤力”的话。一旦如此,那她跳槽就功亏一篑了,况且就她单方面来说,有些事情她不可能做到全透明。
RAY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汉口一家公司做行政出纳,这家私营企业提供的薪水并不能让RAY满意,但离家近,同时可积累点工作经验,一年之后,RAY越来越不能忍受低薪和高工作量的反比状态,大学同寝室的汪娜跟她职位相同,薪水却高很多,于是RAY悄然上网投简历,三个月前,终于与一家集团公司达成协议。
新公司规定很严格,对每位新进人员,除了各种入职培训,中层以上管理者都有背景调查这一环节。作为普通职员,也得回原单位填写一份调查问卷。RAY把问卷拿回去填了,但是没给新单位,因为她之前面试谈薪水时对新公司撒谎,把原单位工资报高了,此调查表一交立马露馅。
眼下,RAY已经正式工作了一个多月,上面至今也没有通知她交表,她也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但RAY真希望此事不了了之。
拒绝调查误人伤己双刃剑得好好把握
光谷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范俊杰告诉记者,不少职位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背景调查显得非常重要,为体现专业性,公司往往将调查一事,交给专业公司操作。“背景调查是双刃剑,操作不当就给企业和个人带来麻烦和伤害,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情况。”范俊杰说。
该公司曾招聘过一位刘姓销售总经理,从简历上看,刘先生可谓“完美”,EMBA在读,曾在深圳、东莞、苏州等多家知名企业担任过销售中高层职务,简历衔接时间也非常紧密,几乎没有“闲置”时间。但当调查机构要求刘先生提供证明人姓名电话时,刘先生态度变得不配合,声称公司“不信任他”。几经协调无果,公司只好放弃了与刘先生的合作。
“适度的水分可以理解,但拒绝配合的态度,让企业不得不质疑其职业历程的真实度。”范俊杰认为,背景调查不管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负责的方式,但专业性和规范化十分必要